王興年中內部講話:中國互聯網已經進入 “下半場”
關鍵字:數據公司2016-07-15
廈門網絡公司:7月15日消息近日,新美大 CEO 王興就公司上半年工作進行了一次內部講話,提出中國互聯網已經進入 “下半場”,并公布了新美大合并后的多項數據,在剛過去的 6 月,新美大全平臺日訂單峰值已經突破 1150 萬單。
據新美大方面給出的數據,截止 2016 年 6 月 30 日的近 12 個月里,新美大活躍買家達到 2.2 億,旗下 App 的月活躍用戶數達到 1.8 億,新美大稱,這兩個用戶指標都僅次于阿里巴巴,超過京東,位居中國電子商務平臺的第二名。
同時,在商戶側,美團和大眾點評完成業務整合和系統打通后,全平臺所積累的各類 POI(興趣點)信息已經達到 2000 萬,其中與新美大建立合作關系的各類商戶達到了 432 萬,幾乎覆蓋了中國所有級別的城市。
王興在演講中回顧,“去年 10 月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之后,就像兩條大河匯在一起。我們花了三個季度的時間基本完成了團隊融合,團隊融合很重要,也很不容易,但是公司永遠要對外創造價值,過去有那么多同事共同努力,我們有了一個不錯的基礎,我們完成了這個融合,獲取了更高的市場份額?!?/p>
在演講中,王興提出 “下半場” 這一概念。
他認為,首先,中國互聯網已經進入 “下半場”?!皬暮暧^的角度看,之前中國互聯網的發展,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人口紅利。但是現在可以看到,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,智能手機的年銷量已經不增長了,總體網民的增長也大幅趨緩。這個時候兩條路:要不開拓海外市場,可能還有更多用戶,但是國際化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;要不你就得精耕細作,把原有的用戶服務得更好,通過每個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?!?/p>
王興表示,新美大做 O2O,從開始到現在,也只做了很薄的一層,主要還是線上引流,也就是幫助商戶做營銷,做整個產業鏈最后的那一小段。往后看,“互聯網+” 要做的是各個行業從上游到下游的產業互聯網化,不是僅僅停留在最末端做營銷、做交易那一小段,而是真正能夠用互聯網、用 IT 全面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。
其次,整個中國經濟也進入了 “下半場”?!斑^去那種粗放的高速增長已經一去不復返了,不能再簡單追求 GDP 的數字,中國經濟也是進入了‘下半場’的狀態。”
王興坦言,進入 “下半場” 的時候,就需要新的以及完整深入行業的能力。放眼全世界的互聯網行業,絕大部分互聯網公司目前也沒有這個能力,尤其是一些互聯網巨頭。
王興在最后說,要通過互聯網與各行各業深度整合,構建新的能力。我們面臨的情況是差不多的,之前基本靠 “用戶紅利”,靠粗放增長,現在“用戶紅利” 所剩不多,我們需要真正去創新、真正通過精耕細作來服務好用戶,從而發掘用戶價值。(完)
以下為王興演講中有關 “下半場” 的節選內容:
剛才我們看了過去半年各個業務的大致情況。
今天,我們到底在一個什么樣的時間點上,可以講很多內容,比如我們有什么樣的機遇,什么樣的挑戰,但是,如果只用一個概念、一句話,我想說,“下半場” 剛剛開始。
大家知道今天是 7 月 2 日,上半年剛剛過去,下半年剛剛開始。上半年有一部分精力我們花在了團隊融合上面,下半年還有很多工作要做,下半年的工作剛剛開始。但我這里所說的 “下半場”,不僅僅是說 2016 年的下半年要開始,我想,從我們公司的發展歷史來看,“下半場” 剛剛開始。
過去我們 “打了” 很多年,大眾點評是 2003 年成立,美團是 2010 年成立,后面百團大戰、千團大戰,到千家變五家,五家變三家、三家變兩家,去年 10 月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之后,就像兩條大河匯在一起。我們花了三個季度的時間基本完成了團隊融合,團隊融合很重要,也很不容易,但是公司永遠要對外創造價值,過去有那么多同事共同努力,我們有了一個不錯的基礎,我們完成了這個融合,獲取了更高的市場份額,那之后,我們要繼續證明自己的價值,我們要真的對外創造價值,并通過創造價值兌現我們自己的價值。這是 “下半場” 剛剛開始。
從更宏觀的角度看,對于整個中國的互聯網也是剛剛進入 “下半場”。之前中國互聯網的發展,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人口紅利,不管是早期 PC 網民的迅速增加,還是過去幾年移動互聯網用戶的激增,大家發展的方式哪怕粗糙一點、成本高一點都不要緊,因為用戶在快速增長,每年賣幾億部智能手機,大家的業務跟著水漲船高。但是現在可以看到,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,智能手機的年銷量已經不增長了,總體網民的增長也大幅趨緩。這個時候兩條路:要不開拓海外市場,可能還有更多用戶,但是國際化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;要不你就得精耕細作,把原有的用戶服務得更好,通過每個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。
對于整個中國互聯網的發展而言,需要增長模式的轉變,之前大家粗放一些,跟著網民數量的增長水漲船高,現在這個紅利已經基本結束了,接下來考驗的是大家的真功夫,這么多人你能不能更好地服務他,創造更多價值?可能需要不一樣的增長模式,需要不一樣的組織能力,在很多方面也需要不一樣的商業模式。
現在都說 “互聯網 +“,對應的,早期互聯網是不做“+” 的事情的,做的都是純線上的事情,慢慢的發現,光做純線上的事情不行了,就開始往線下走,我們做了 O2O,但從開始到現在,我們也只做了很薄的一層,主要還是線上引流,也就是幫助商戶做營銷,做整個產業鏈最后的那一小段。
往后看,“互聯網+”要做的是各個行業從上游到下游的產業互聯網化,不是僅僅停留在最末端做營銷、做交易那一小段,而是真正能夠用互聯網、用 IT 全面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。我之前說過 “少談一些顛覆,多談一些創新”,我認為整天講“顛覆” 是沒有意義的,“互聯網+”根本上還是要靠創新服務于各行各業,靠互聯網、靠 IT 技術為各行各業的各個環節提升體驗、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。
如果以此為目標,那 “互聯網+” 需要的能力和之前就不太一樣了,對我們而言,這既是挑戰,也是機遇?;仡欀拔覀兊陌l展,基本還是 “上半場模式”,就是猛抓用戶、猛接商戶,然后做“營銷交易” 這比較薄的一層。現在進入 “下半場” 的時候,就需要新的能力,之前我們并沒有太多的積累,只能說有一些探索,比如電影的選座,酒店從團購模式到預訂模式,到綜在不同的細分也有不斷深入的嘗試,餐飲在配送上也有一定嘗試。但總體看,這種積累是有限的,目前我們還沒有很完整的深入行業的能力,當然這對我們是巨大的挑戰,與此同時,我們也要看到,這對我們而言也是機遇,因為絕大部分互聯網公司目前也沒有這個能力,尤其是一些互聯網巨頭,他們也沒有這方面的能力,甚至某些巨頭由于歷史原因,更難具備這樣的能力,這對我們而言是個好事情。如果發展所需要的能力別人有,你沒有,你就處于天然不利的狀況;如果這個能力,同行對手都沒有,那倒不用太擔心,我相信我們團隊的學習熱情、學習能力,同時我們在服務業的各個細分行業多少還都有些積累,如果彼此借鑒,綜合起來一起推進,我們是有機會比較快速的具備這種能力的,或者說比別人更早、更好的獲得這種能力。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出發點,是我們隨著中國互聯網進入 “下半場” 的出發點。
從最宏大的角度來講,整個中國經濟也進入了 “下半場”。黨和政府講“新常態” 差不多要兩年了,從去年年底到現在,也在反復講 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”,如果你去細看這些提法背后的論述,你就能看到這些論述并不是中央領導的“拍腦袋” 和“心血來潮”,而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了這個階段,確實是需要轉變增長模式,過去那種粗放的高速增長已經一去不復返了,不能再簡單追求 GDP 的數字,中國經濟也是進入了 “下半場” 的狀態。
那么回到我們自己,我們要通過互聯網與各行各業深度整合,構建新的能力,我們面臨的情況是差不多的,之前基本靠 “用戶紅利”,靠粗放增長,現在“用戶紅利” 所剩不多,我們需要真正去創新、真正通過精耕細作來服務好用戶,從而發掘用戶價值。
現在的時間點是 7 月 2 日,上半年剛剛結束,下半年剛剛開始,我們還有很多很多事情需要做。希望大家能從 “下半場” 剛剛開始的角度,去思考我們下一階段的各項工作。(廈門網絡公司文章來自百度新聞)